仲春自池阳复游华山过华州口占

恨无佳句酬山色,幸有馀钱买蹇驴。
缓望缓吟因缓骑,痛鞭恶杀是驴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仲春自池阳复游华山过华州口占》是清代诗人李寄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李寄,字子厚,号西樵,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生活经历丰富多变,从官场到隐居,再到晚年的归隐,他的诗作中透露出深深的人生感慨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2. 诗词原文及翻译:原文如下:“恨无佳句酬山色,幸有馀钱买蹇驴。”译文为:遗憾的是没有好的诗句来赞美山色,幸运的是还有钱购买跛脚驴作为坐骑。“缓望缓吟因缓骑,痛鞭恶杀是驴夫”意为慢慢地观望、沉思然后慢慢骑上驴,狠狠鞭打那些虐待驴子的仆人。
  3. 创作背景:据传,这首诗是在李寄游览华山时所作。当时他身无分文,只能骑着一匹跛脚的驴去游览。尽管生活困顿,但李寄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以豁达的心情面对困境。
  4. 艺术特色:此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比自己与山色的互动,以及与驴夫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脱的人生态度。此外,诗歌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观之中,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令人回味无穷。
  5. 文学价值: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李寄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被后人广泛传颂。它不仅反映了李寄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表达方式。
  6. 文化影响:李寄的这首诗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也有着深远的意义。它激励着后人继续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美,用诗意的语言去描绘和记录这些美好瞬间。

李寄的《仲春自池阳复游华山过华州口占》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同时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