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自池阳发归余有华山之游先期三日取径道抵渭南

游春还一笑,自问此何时。
徒作田文客,将寻王猛师。
杂花明去眼,垂柳荡闲思。
若再骊山过,应添怀古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仲春自池阳发归余有华山之游先期三日取径道抵渭南》是李寄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华山之行的期待。《仲春自池阳发归余有华山之游先期三日取径道抵渭南》是明代诗人李寄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春天出游的情景,以及诗人对华山之旅的憧憬。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李寄:李寄,字介立,号因庵,别号由里山人、昆仑山樵、萍客、瓮里书生、白眼狂生、三因居士、后阳子等。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不仅熟悉明末史事,也酷爱游历。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浓厚的游侠气息,喜欢谈论兵法,并且曾收集徐霞客游记遗册,使成全帙。
  1. 诗词原文与注释
  • 原文:游春还一笑,自问此何时。
  • 注释:在这首诗中,“游春”指的是外出游玩,“还一笑”表现出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自问此何时”则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1. 诗词赏析
  • 意境描绘:《仲春自池阳发归余有华山之游先期三日取径道抵渭南》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春日出游的场景。诗中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游春还一笑”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自问此何时”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1. 创作背景
  • 游历背景:李寄是一位游侠式的文人,他的诗作往往反映了他的人生经历和对世界的观察。他游历各地,结交了不少朋友,并留下了许多关于旅行和冒险的故事。这些背景为他的诗歌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深度。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李寄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善于利用比喻和象征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他的诗句常常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力量。
  • 情感表达:在这首诗中,李寄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了复杂的情感。从“游春还一笑”可以看出诗人的轻松愉悦,而“自问此何时”则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种情感上的起伏使得诗歌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仲春自池阳发归余有华山之游先期三日取径道抵渭南》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的诗歌。通过对作者生平的了解,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首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