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历风涛万虑休,惊飙奚事拍河流。
气嘘鹜蜃千帆乱,波撼鱼龙一叶浮。
扫尽落花空舞院,何来细雨问灵湫。
终宵数起难成寐,不待莼鲈忆故丘。
次流河大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流河大风》是明代诗人李元鼎所作的一首诗,其原文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风涛的感慨与心境。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详细的介绍:
作者背景:李元鼎(1598—1663),字梅公,江西省吉水人。天启二年考中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明末战乱期间,他随李自成军队进入京师,后因投降清朝而受到惩处。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波折和动荡,这种经历反映在其诗歌创作中。
诗歌原文:饱历风涛万虑休,惊飙奚事拍河流。气嘘鹜蜃千帆乱,波撼鱼龙一叶浮。扫尽落花空舞院,何来细雨问灵湫。终宵数起难成寐,不待莼鲈忆故丘。
诗歌赏析:《次流河大风》通过简洁有力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大自然的景象。诗人用“饱历风涛万虑休”表达出自己历经风浪,一切忧虑都已放下的心境;“惊飙奚事拍河流”则形容自然界的狂风暴雨对河流的冲击,似乎在问这河水何时才能平息其汹涌之势;“气嘘鹜蜃千帆乱”形象地描述了海上蜃气楼群,千帆竞发,场面壮观而混乱;“波撼鱼龙一叶浮”则描绘了水面上波涛汹涌的景象,仿佛整个鱼龙都在随波逐流的一叶上飘浮。诗的最后一句“扫尽落花空舞院”可能意味着春天过去,落花满院,一切都已归于平静。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次流河大风》不仅是一首艺术成就极高的诗歌,也是了解明代历史背景和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