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纱遥隔夜灯红,梦觉罗衾一半空。
霜冷玉笼鹦鹉语,满阶梧叶落西风。
秋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恨》并非文学作品,而是由李淑媛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的创作年代是清代,体裁为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背景:李淑媛,自号玉峰主人,是朝鲜人,与承旨学士赵瑗有副室关系。她在遭倭乱死亡之前创作了这首词作。词人在词中表达了对故国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限哀思。
作品形式:《秋恨》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这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形式,以其简洁明快、韵律和谐的特点著称。七言绝句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
艺术特色:《秋恨》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细腻婉转的情感表达和对传统“春秋”主题的深刻挖掘。诗中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更通过一系列富有诗意的细节,如霜冷、玉笼鹦鹉等,传达出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同时,通过对季节更迭的描写,反映出词人对于生命无常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文化意义:《秋恨》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以视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春秋”观念的一种现代诠释。春秋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常常被用来象征人生的起伏和历史的变迁。《秋恨》通过这一主题,展示了词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状态和思想深度。
《秋恨》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传统诗词,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至今仍值得人们研究和欣赏。通过学习《秋恨》,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春秋”主题及其所蕴含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