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周侍御见寄

风来梧片气初凉,读罢南华隐石床。
芳草故人频入梦,碧云新句远相将。
当年锻忆山阳柳,此日吟分曲水觞。
密荇文鱼濠上乐,几时莲艇共回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周侍御见寄》是一首充满文学韵味的七言律诗,作者是明末清初诗人朱鹤龄。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朱鹤龄对友人深深的怀念和赞美,还反映了他与当时文人名士之间的交往与切磋。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朱鹤龄在清朝初期,由于政治原因,曾放弃了科举考试。然而,他的文学才华和学术造诣却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与许多当时的文人墨客有着深厚的交往。
  2. 诗歌原文:《酬周侍御见寄》
    风来梧片气初凉,读罢南华隐石床。
    芳草故人频入梦,碧云新句远相将。
    当年鍜忆山阳柳,此日吟分曲水觞。
    密荇文鱼濠上乐,几时莲艇共回塘。
  3. 诗句解析:第一联“风来梧片气初凉”,描写了微风拂过梧桐树带来的凉爽感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第二联“读罢南华隐石床”,暗示了作者在阅读《庄子》之后感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第三联“芳草故人频入梦”,描绘了梦中频繁见到老朋友的情景,展现了友情的深厚。第四联“碧云新句远相将”,表达了对远方来信中新诗的欣赏和期待。第五联“当年鍜忆山阳柳,此日吟分曲水觞”,回忆了过去在山阳柳下共同饮酒的场景,现在则通过诗词交流情感。第六联“密荇文鱼濠上乐,几时莲艇共回塘”,描述了在濠水边的美好回忆和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憧憬。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谊的珍视。
  4. 作者概述:朱鹤龄,字长孺,号愚庵,明末清初的江南吴江人。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擅长经学,与多位著名文人有过学术交流,如钱谦益、吴伟业等。朱鹤龄的诗歌作品广受赞誉,其著作包括《尚书埤传》、《禹贡长笺》、《诗经通义》、《读左日钞》等。此外,他还为杜甫和李商隐的诗作进行了注解,并撰写了《愚庵小集》。
  5. 文学价值:朱鹤龄的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而且在文化传承上也有重要意义。《酬周侍御见寄》作为一首七言律诗,以其严谨的结构、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明末清初诗歌的特色和风貌。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对于研究明清时期的文人生活和诗歌创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酬周侍御见寄》不仅是朱鹤龄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明末清初诗歌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可以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