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庵太史过访

亭林余畏爻,卓荦儒林奋。
贯穿经史籍,事事精考证。
韵学摧休文,尤得不传蕴。
叩击恨无从,游辖眇秦晋。
宅相今巳兴,珠玉朗辉映。
三张才并雄,景阳名早晟。
酷似舅家风,吾党推渊镜。
茕茕苫土中,三礼析幽夐。
纡驾无卮言,经疑勤讨问。
同心计与吴,存殁多赙赠。
悯余空橐垂,兼金助雕锓。
此谊求古人,暄色回霜鬓。
斗酒愧未储,无计留鞍镫。
交道从此敦,人知重蒿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徐健庵太史过访》是清代诗人朱鹤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朱鹤龄,字长孺,明末诸生,甲申后弃去。他自号愚庵,有文集《愚庵小集》。朱鹤龄与整屋李中孚、余姚黄太冲宗羲、昆山顾宁人炎武并称海内四大布衣。
  2. 诗歌原文:亭林余畏爻,卓荦儒林奋。贯穿经史籍,事事精考证。韵学摧休文,尤得不传蕴。叩击恨无从,游辖眇秦晋。宅相今已兴,珠玉朗辉映。三张才并雄,景阳名早晟。酷似舅家风,吾党推渊镜。惸惸苫土中,三礼析幽夐。纡驾无巵言,经疑勤讨问。
  3. 诗歌鉴赏:诗作开头描绘了亭林学者们不畏艰难的学术精神与追求,通过“卓荦儒林奋”等词汇体现了他们坚定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接着,诗人通过“贯穿经史籍,事事精考证”表达了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语言表达上,诗中使用了一些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和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该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文人对于学问的执着与尊敬,以及他们对于文化传承的贡献。朱鹤龄通过这首诗向读者展示了他在学术研究中的坚持与努力。同时,这首诗也是朱鹤龄个人经历和思想情感的体现,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述和对时代背景的反映,传递了一种超越时代的文化自信和学术追求。

《徐健庵太史过访》不仅展现了朱鹤龄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学术风气和文人的精神风貌。这首诗作为朱鹤龄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