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锡鬯过访时膺举将入都

相国门荫高,孙枝盛繁衍。
韦经与魏笏,传家未云忝。
子蓉怀俊才,锡鬯霸文苑。
相携入竹林,时推大小阮。
望望一水间,韭溪清且浅。
形迹何参商,如隔坡陀远。
席门忽见临,兰风拂黾勉。
子昔游京都,才名噪轩冕。
今者徵贤良,一举亲禁脔。
岂无倾国媒,行见霜蹄展。
如余悠忽身,自安凿齿蹇。
江干肯维舟,木榻同息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朱锡鬯过访时膺举将入都》是清代诗人朱鹤龄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朱锡鬯的豪放才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友人即将入京的深情厚意。

《朱锡鬯过访时膺举将入都》通过简洁有力的诗句,传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踏入仕途的祝福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相国门荫高,孙枝盛繁衍”一句,既形容了家族背景的荣耀,又暗示了个人才华的勃发。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朱鹤龄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表达了他对友人未来成就的美好期望。同时,诗中的“时推大小阮,望望一水间,形迹何参商,如隔坡陀远”,通过对竹林七贤的引用,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山水画面,也隐喻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他们之间那种超越时空的交流与共鸣。

朱鹤龄在诗中多次使用象征手法,如“韦经与魏笏,传家未云忝”中的“韦经”和“魏笏”,分别象征着儒家的经书与礼仪之杖,暗示了家族世代传承的学术和文化传统。这不仅展示了朱家世代的学问根基,也体现了作者自身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尊重和继承。此外,诗中的“子蓉怀俊才,锡鬯霸文苑”则直接赞美了两位友人的才能和成就,表达了对他们未来辉煌前景的期待和祝愿。

《朱锡鬯过访时膺举将入都》不仅是一首表现深厚友情的诗歌,更是一部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象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了明末清初文人的生活风貌和社会变迁。这首诗不仅值得欣赏和品读,也是研究那个时代的重要文献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