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风急赛清明。
小儿擎。
走倾城。
一纸身躯、便欲上天行。
千丈游丝收不住,才跌地,倏无声。
凭谁牵弄再飞鸣。
御风轻。
几人惊。
江南二月听呼鹰。
赵瑟秦筝天外响,弹不尽、海东青。
江城子 风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城子·风鸢》是明代诗人吴伟业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 作者介绍:
-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今属江苏)人。复社张溥弟子。崇祯四年(1631)进士,官至左庶子。入清不仕,顺治九年(1652)被迫进京,官园子监祭酒。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长于七言歌行,后人称为“梅村体”。
诗词原文:
柳花风急赛清明。小儿擎。走倾城。一纸身躯便欲上天行。千丈游丝收不住,才跌地,倏无声。
凭谁牵弄再飞鸣。御风轻。几人惊。江南二月听呼鹰。赵瑟秦筝天外响,弹不尽、海东青。诗词翻译:
在杨柳飘落的风中,清明节的气氛更加浓烈,一个小孩正在举起风筝。他试图把风筝放得更高更远,就像它想飞上天空一样。然而,风筝在空中的挣扎和飞行,让整个村庄都为之震动。风筝在空中挣扎时发出的响声,似乎在告诉人们,它是多么渴望飞翔。即使风筝被风吹得下落时,也发出一阵细微的声响。没有人能控制风筝的飞行,它就这样在空中自由地飞舞。在春天的江南,人们会听到人们在户外呼唤鹰的声音,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风筝在天空中的飞行就像赵瑟和秦筝的声音一样清晰,它们在天空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岁月。风筝的每一次飞行,都在不断地尝试飞翔,就像海东青一样,永不放弃。词句注释:
- “柳花风急”:形容春风强劲而有力。
- “小儿擎”:“擎”在这里指抬起或操作。
- “走倾城”:形容风筝放得非常高,甚至高到让整个城市的人都感到惊讶。
- “一纸身躯便欲上天行”:形容风筝的形状像一张纸一样小,但却想要飞得高高的。
- “凭谁牵弄再飞鸣”:意思是没有人能够控制风筝的飞行。
- “御风轻”:形容风筝随风飘动的样子轻盈。
- “江南二月听呼鹰”:描述春天在江南地区听到有人呼唤鹰的场景。
- “赵瑟秦筝天外响,弹不尽、海东青”:用音乐来比喻风筝在空中飞翔的情景。
吴伟业的《江城子·风鸢》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还表达了他对自由飞翔的向往。这首词通过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一种追求自由、热爱生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