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词 其三

夜凉入空房,侍婢待除装。
枕前钩不下,知未解衣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子夜词·其三》是魏晋时期的一首乐府诗,由佚名所作。此诗描绘了一位女性在秋夜思念征夫的场景,体现了当时女性的生活状态和社会背景。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相关介绍:

  1. 诗歌原文
    宿昔不梳头,丝发披两肩。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芳是香所为,冶容不敢当。天不夺人愿,故使侬见郎。

  2. 诗歌鉴赏

  • 描写细腻:通过“丝发披两肩”与“芳是香所为,冶容不敢当”,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女性在夜晚的打扮和内心的不安感。
  • 情感深沉:这首诗反映了当时女性对征夫的深切思念和无奈之情,展现了她们的柔情与坚韧。
  • 意境悠远:“落日出前门,瞻瞩见子度”营造了一种黄昏时分的宁静氛围,使整个场景显得格外动人。
  • 文化内涵: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看到古代女子的生活细节,还能感受到古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背景。
  1. 诗歌意义
  • 反映时代背景:《子夜词·其三》的创作背景是在西晋时期,这一时期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生活较为艰难。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那个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心理活动。
  • 展现女性情感:诗中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她们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揭示了她们在封建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痛苦。
  1. 社会影响
  • 文学价值:作为乐府诗的代表之一,《子夜词·其三》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具有深远影响。
  •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研究中国古代诗歌不可或缺的作品。
  • 社会启示: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可以深刻理解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态,从而对社会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反思。

《子夜词·其三》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人们,更以其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让人们对古代女性的生活方式、社会地位以及她们在封建社会中的挣扎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