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差刍秣地,遗迹五湖传。
柳叶青丝鞚,桃花赤汗鞯。
降王羞执辔,艳妾笑垂鞭。
老骥哀鸣甚,西风死骨捐。
厩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厩里》是吴伟业创作的一首诗,其内容丰富,描绘了一幅五湖夫差遗迹的画卷。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
作者简介: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江苏太仓人。他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在诗歌方面成就显著,还在词曲书画等方面有所建树。吴伟业于崇祯四年(1631)会试第一,成为进士;之后,他官至至少詹事,并著有《梅村集》《梅村家藏稿》等作品。他的诗风清丽婉约,音节调谐爽洁,在当时影响颇深。
诗作原文:夫差刍秣地,遗迹五湖传。柳叶青丝鞚,桃花赤汗鞯。降王羞执辔,艳妾笑垂鞭。老骥哀鸣甚,西风死骨捐。
诗作赏析:《厩里》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历史与自然的交融。诗中“夫差刍秣地”指的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夫差曾经在这里设置牧马地,而“五湖传”则暗示了这片区域的历史渊源。诗人通过“柳叶青丝鞚,桃花赤汗鞯”这样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春天江南水乡的美景,同时运用色彩对比,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诗作主题:从诗作中可以看出,吴伟业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中的“降王羞执辔,艳妾笑垂鞭”反映了一种超越现实的超然态度,也反映出吴伟业对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
《厩里》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文学作品,更是吴伟业个人情感和审美观念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到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