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汉口

秋气入鸣滩,钩帘对影看。
久游乡语失,独客醉歌难。
星淡渔吹火,风高笛倚阑。
江南归自近,尽室寄长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泊汉口》是吴伟业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作于崇祯十年(1637年),当时作者与同事宋玫一同游览武汉时所作。以下是对《夜泊汉口》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吴伟业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作多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体的悲凉,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在文学史上,他的作品经常被后人传诵与研究。

  2. 诗歌背景:此诗应作为吴伟业早期的创作之一,他在担任乡试考官后游历武汉,与山东莱阳人宋玫共游期间,共同创作了这首诗。《夜泊汉口》便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艺术珍品。

  3. 艺术特色:《夜泊汉口》以其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通过听觉与视觉的结合,生动地描绘了夜晚汉口的景色。诗人通过对苍凉古城的描写,传达了自己内心的伤感与抑郁情感。此外,作品还体现了诗人面对历史变迁时的感慨,以及对时代沧桑的深刻反思。

《夜泊汉口》不仅是吴伟业早期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之一,更是研究清代文学、社会以及历史的珍贵资料。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到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同时体会到古代文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