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无住着,就石架孤筇。
爱雪编茅整,愁风剪箬工。
树阴休灌叟,蓑雨滴渔翁。
要自谋安隐,吾师息此中。
题儆上人代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儆上人代笠》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反映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空山幽静、自然和谐的画面,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之情。具体介绍如下:
创作背景:《题儆上人代笠》的创作时间不详,但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吴伟业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超脱世俗的渴望,这可能与他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选择隐逸生活有关。
艺术特色:诗歌采用五言律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诗中的“空山无住着,就石架孤筇”等句子,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感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文化价值:《题儆上人代笠》不仅是吴伟业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研究明代诗歌和文化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末清初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变迁。此外,诗歌中的哲理思考和审美追求,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灵感。
《题儆上人代笠》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在文化传承和历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分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以及他们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