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相安单稳,圆尘覆钵销。
谁知眠丈室,不肯效团焦。
石鼎支茶灶,匡床挂瘿瓢。
一枝方竹杖,夜雨话参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顶相安单稳,圆尘覆钵销。
谁知眠丈室,不肯效团焦。
石鼎支茶灶,匡床挂瘿瓢。
一枝方竹杖,夜雨话参寥。
《题心函上人方庵》是一首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创作的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与向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吴伟业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情感,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在动荡时代中追求隐逸生活的文化心态。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作者简介:吴伟业(1602—1670),字骏公,江南太仓人。明崇祯四年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弘光时为少詹事,以马士英、阮大铖当权,乞假归。入清后闭门不出,仍主持文社,声名甚重。
诗歌原文:顶相安单稳,圆尘覆钵销。谁知眠丈室,不肯效团焦。石鼎支茶灶,匡床挂瘿瓢。一枝方竹杖,夜雨话参寥。
主题思想:此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追求与赞美之情。诗中的“顶相安单稳”暗示了诗人对简朴宁静生活的向往;“圆尘覆钵销”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心灵净化的境界。
《题心函上人方庵》不仅是吴伟业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研究明末清初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吴伟业的文学成就,也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