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催暖莺声逼,苔长香阶屐痕涩。
百泉游骑渐成蹊,骄骢赭汗连钱湿。
插天奇峰空翠明,晴霞一片桃花色。
坐对灵渊意自融,隔溪遥见酒旗红。
杖头莫惜须尽醉,明日桃花谁与同。
种花仙人在何处,但愿东皇常作主。
莫教𪂿鸠促春归,坐使秾华委泥土。
百泉桃花次李慎庵韵
介绍
《百泉桃花次李慎庵韵》是一首清代诗人吴绡创作的诗歌。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百泉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同时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下面将对该古诗展开介绍:
作者介绍:吴绡,字紫霞,号玉峰道人,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篆刻家。他的作品以诗词歌赋为主,风格独特,深受后世赞誉。吴绡擅长运用古典诗词表达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
作品原文:东风催暖莺声逼,苔长香阶屐痕涩。百泉游骑渐成蹊,骄骢赭汗连钱湿。插天奇峰空翠明,晴霞一片桃花色。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朝,具体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断是在吴绡晚年或者晚年之前。当时,吴绡居住在顺德府(今属河北),百泉是当地一处著名的风景区。百泉的景色秀美,桃花盛开时更是如画。吴绡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百泉美景的喜爱之情。
艺术特色:该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如“骄骢赭汗”形容马匹的骏美与辛勤,“插天奇峰”形容山峰的高耸入云。其次,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读来朗朗上口。最后,通过对百泉桃花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历史影响:在历史文献中,关于吴绡的评价颇高。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而且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他的书法作品也被后人广泛收藏,成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料。
现代评价:在现代,《百泉桃花次李慎庵韵》依然被视为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一。许多学者和文学爱好者都认为,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美学追求和文化价值。
学习建议:学习这首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其次,学习如何运用古典诗词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最后,深入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哲理思考。
《百泉桃花次李慎庵韵》是一首集自然美、人文情怀与艺术成就于一体的优秀诗歌。它不仅是吴绡个人才华的展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欣赏这首诗,对于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