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孝经·广要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孔子说∶“教育人民互相亲近友爱,没有比倡导孝道更好的了。教育人民礼貌和顺,没有比服从自己兄长更好的了。转移风气、改变旧的习惯制度,没有比用音乐教化更好的了。更使君主安心,人民驯服,没有比用礼教办事更好的了。所谓的礼,也就是敬爱而已。所以尊敬他人的父亲,其儿子就会喜悦;尊敬他人的兄长,其弟弟就愉快;尊敬他人的君主,其臣下就高兴。敬爱一个人,却能使千万人高兴愉快。所尊敬的对象虽然只是少数,为之喜悦的人却有千千万万,这就是礼敬作为要道的意义之所在啊。”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介绍
。
《孝经》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伦理学著作,主要阐述了孝顺父母、尊敬长上等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而“广要道”则可能是指在《孝经》中提到的关于孝行的具体内容或方法论的一部分。“广要道”的意思是广泛地寻求正确的道路或者途径。
根据对《孝经》的理解,”广要道”可能指的是通过广泛的阅读、学习和实践来理解孝顺之道。这包括但不限于:
- 孝亲敬长:尊重父母的意愿,尽心尽力照顾他们。
- 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仁爱之心,成为子女榜样。
- 知恩图报:感恩父母养育之恩,并回报他们的关爱和教诲。
- 负责家庭:承担起作为家人的责任,维护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孝经》中提到的“广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