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别

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
凉风动秋草,蟋蟀鸣相随。
冽冽寒蝉吟,蝉吟抱枯枝。
枯枝时飞扬,身体忽迁移。
不悲身迁移,但惜岁月驰。
岁月无穷极,会合安可知。
愿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妻别》是魏晋时期著名诗人徐干的作品。在这首诗中,徐干通过描绘新婚之夜的离别之情,表达了对妻子的深情怀念和对未来相聚的渴望。诗中的意境、情感以及对人生的思考,都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深邃的人生感悟。

下面将详细探讨《与妻别》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徐干(170年—217年),字伟长,汉代末年的文学家、哲学家及诗人。作为“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成就在汉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 诗词原文
  • 凉风动秋草,蟋蟀鸣相随。
  • 冽冽寒蝉吟,蝉吟抱枯枝。
  • 枯枝时飞扬,身体忽迁移。
  • 不悲身迁移,但惜岁月驰。
  • 岁月无穷极,会合安可知。
  • 愿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
  1. 诗歌解析
  • 诗的前六句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秋日景象,秋风拂过,秋草摇曳,蟋蟀在夜晚的寒风中鸣叫。接着,以冷冽的秋风、瑟瑟的寒蝉声,营造出一种凄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 第七句“枯枝时飞扬,身体忽迁移”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分离的无奈与悲哀。
  • 最后的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重逢时刻的期盼。
  1. 情感寄托
  • 这首诗不仅是徐干的抒情之作,也是对当时普遍婚姻状况的一种反映。在封建礼教的影响下,婚姻往往伴随着短暂的相聚,以及长久的分离。
  • 诗中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和对蝉的比喻,抒发了对爱情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1. 历史背景
  • 徐干生活在汉朝末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争频发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婚姻往往不再是一种纯粹的感情结合,更多的是为了家族利益或政治目的而进行的交易。
  • 徐干的这首诗反映了当时许多文人对这种婚姻现象的不满和批判。

可以看出《与妻别》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更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妻子的深情厚意,还可以洞察到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