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星

景星显见,信星彪列,象载昭庭,日亲以察。
参侔开阖,爰推本纪,汾脽出鼎,皇佑元始。
五音六律,依韦飨昭,杂变并会,雅声远姚。
空桑琴瑟结信成,四兴递代八风生。
殷殷钟石羽龠鸣。河龙供鲤醇牺牲。
百末旨酒布兰生。泰尊柘浆析朝酲。
微感心攸通修名,周流常羊思所并。
穰穰复正直往宁,冯蠵切和疏写平。
上天布施后土成,穰穰丰年四时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景星显现在天空,镇星排列分明,天象显示上天对大汉朝日以亲近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景星出现等同于天地重生,须推原于祥瑞的出现以重新定纪元年号。元鼎四年在汾脽出现古鼎是上天下降福佑的开始。祭神的音乐依合于五音六律,声响要明朗,乐声要繁复多变,这样雅正的声音才能远扬。优美的乐舞可以调节四季的风向,使之风调雨顺。舞者要随乐声翩翩起舞,供品要精美。祭神的美酒要用各种香料配制,美酒散发的香气如同兰花盛开那样浓郁。祭神还要陈列一些能醒酒的甘蔗,以防神灵喝醉了酒而神志不清。皇帝内心精微处所通能远达神灵,以保佑他得成久远的美名。皇帝逍遥周游于上天,想寻求与神相合的道理。既然已经获得众多的福佑,归于正道,就能达成自己的心愿。上天降福,后土成就其功绩,使年成好,收获繁盛。

介绍

《景星》是明代李梦阳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收录于《龙川别集》中。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描绘了山林间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之美。

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具体分析:

  1. 景物描述:诗中的“山有草木”、“水长流”等词语直接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自然和谐的画面。
  2. 情感表达:“清风来吹我衣裳,白云去落青天中”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敬畏之情。
  3. 意境营造:整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描绘,创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

这首作品以其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以及和谐的意境,展现了明代文学中对于自然景观

注解

信星:即填星,镇星。

彪列:排列分明。

象:悬象,指日月星辰。

载:指事情,天象所显示的人事。

昭庭:明显地呈现于庭前。

参:三,指星和日、月合而为三。

侔(móu):相等。

开阖:指天地。开,指乾。阖,指坤。

爰推本纪:指推原于祥瑞的出现以定纪元。

汾脽(fén shuí):汾水旁隆起的土堆。元鼎四年曾在这里出土过一口古鼎。姚:与“遥”相通。遥远的意思。四兴:指春、夏、秋、冬四季。殷殷:声音盛大的样子。河龙供鲤:指河伯提供鲤鱼。百末:各种香草做成的粉末香料。泰尊:上古的瓦尊,为酒器。酲(chénɡ):指喝醉了酒神志不清的状态。周流:通行周遍。思所并:想寻求与神的道理相合。冯:指冯夷,即河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