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兹杨柳,先生后伤。蔚茂炎夏,多阴可凉。伐之原野,树之中塘。溉浸以时,日引月长。巨本洪枝,条修远扬。夭绕连枝,猗那其旁。或拳句以逮下土,或擢迹而接穹苍。绿叶累叠,郁茂翳沉。蒙笼交错,应风悲吟。鸣鹄集聚,百变其音。
尔乃观其四布,运其所临。南垂大阳,北被宏阴。西奄梓园,东覆果林。规方冒乎,半顷清室,莫与比深。
于是朋友同好,几筵列行。论道饮燕,流川浮觞。肴核纷杂,赋诗断章。各陈厥志,考以先王。赏恭罚慢,事有纪纲。洗觯酌樽,兕觥并扬。饮不至醉,乐不及荒。威仪抑抑,动合典章。退坐分别,其乐难忘。惟万物之自然,固神妙之不如。
意此杨树,依我以生。未以一纪,我赖以宁。暑不御箑,凄而凉清。内荫我宗,外及有生。物有可贵,云何不铭?乃作斯赋,以叙斯情。
杨柳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杨柳赋》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一篇关于杨柳的咏物之作。该作品是汉代杨威在2011年创作的古代文体作品,它以杨柳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杨柳在夏日炎炎中的繁茂生长和阴凉遮蔽的特性。
《杨柳赋》的创作背景与作者孔臧有关。孔臧是西汉时期的人物,他曾任御史大夫,后因家庭原因成为太常。他与从弟孔安国一起整理古义,但汉武帝未能完全满足他的仕途期望,最终被任命为太常,并受到丰厚的礼遇。这样的经历可能让孔臧对政治有所反思,也可能激发了他创作《杨柳赋》的兴趣。
《杨柳赋》本身是对杨柳这一自然界物的赞美之作。杨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植物,象征着坚韧、柔美和生命力。在炎热的夏季,杨柳以其茂盛的枝叶为人们提供了阴凉,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杨柳赋》中,作者通过对杨柳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以及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的描绘,表达了对杨柳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杨柳赋》不仅仅是一篇描写杨柳的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和情感的表达。通过对杨柳的描绘,作者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对生命力的颂扬,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