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 · 上品 · 玉石部 · 石胆

味酸寒。
主明目,目痛,金创,诸癎痉,女子阴蚀,痛,石淋,寒热,崩中下血,诸邪毒气,令人有子。炼饵服之,不老,久服,增寿神仙。能化铁为铜,成金银(《御览》引作合成)。一名毕石,生山谷。
《吴普》曰:石胆神农酸,小寒;李氏,大寒;桐君辛有毒;扁鹊苦无毒(《御览》引云,一名黑石,一名铜勒,生羌道或句青山,二月庾子辛丑采)。
《名医》曰:一名黑石,一名碁石,一名铜勒,生羌道,羌里,句青山,二月庚子辛丑日采。
案《范子计然》云:石胆出陇西羌道;陶宏景云:仙经一名立制石,《周礼》疡医,凡疗疡以五毒攻之;郑云:今医方有五毒之药,作之合黄,置石胆丹沙,雄黄,矾石,慈石,其中,烧之三日三夜,其烟上著,以鸡羽扫取之,以注创,恶肉破骨则尽出;图经曰:故翰林学士杨亿尝笔记直史馆杨嵎,有疡生于颊,人语之,依郑法合烧,药成。注之疮中,遂愈。信古方攻病之速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神农本草经》是一部中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成书于东汉时期(公元2世纪左右)。它详细记录了当时已知的189种植物、动物和矿物药材,并按其药用价值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其中,“玉”指的是玉石类药材,“石胆”是指含有铜质成分的石头,如绿松石等。

《神农本草经》中的“玉石部·石胆”,主要记载了含铜元素的石头及其在药物学上的应用。这些石头因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药用价值而被列为上品药材之一。具体来说,“石胆”包括含有铜质成分的各种矿物,如绿松石、孔雀石等,在古代被视为珍贵且具有特殊疗效的物质。

请注意,《神农本草经》是研究中国古代药物学的重要文献,对于了解早期中国的医药知识和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需要注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