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 · 上品 · 草部 · 署豫

(旧作薯蓣,《御览》作署豫是)
味甘温。
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一名山芋,生山谷。
《吴普》曰:薯蓣,一名诸署(《御览》作署豫,作诸署,艺文类聚,亦作诸),齐越名山芋,一名修脆,一名儿草(《御览》引云,秦楚名玉延,齐越名山芋,郑赵名山芋,一名玉延)神农甘小温,桐君雷公甘(御引作苦),无毒,或生临朐钟山,始生,赤茎细蔓,五月华白,七月实青黄,八月熟落,根中白,皮黄,类芋(《御览》引云,二月八月采根,恶甘遂)。
《名医》曰:秦楚名玉延,郑越名土诸,生嵩高,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案《广雅》云:玉延,薯豫,署蓣也;北山经云:景山草多薯豫;郭璞云:根似羊蹄可食,今江南单呼为薯,语有轻重耳;《范子计然》云:薯豫本出三辅,白色者善;本章衍义云:山药上一字犯宋英庙讳,下一字曰蓣,唐代宗名豫,故改下一字为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神农本草经》是一部中国古代的药物学著作,由东汉时期的神农氏(即伏羲)编撰而成。这部书被认为是最早的中药典籍之一,记载了大约365种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并按其药用价值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

在《神农本草经》的”上品·草部·署豫”部分,具体的内容并没有明确列出。但根据这部著作的整体内容,我们可以推测出一些可能包括的信息:

  1. 药物种类:该部分应包含365种植物、动物或矿物类药材。
  2. 药用价值:这些药材被分为上品(即最珍贵的)、中品和下品三个等级。

由于《神农本草经》是古代文献,具体的药材名称及功效可能已经失传或者在不同的版本中有差异。因此,如果你需要了解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