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 · 上品 · 草部 · 白英

味甘寒。
主寒热,八疽,消渴,补中益气。久服,轻身延年。一名谷菜(元本误作黑字),生山谷。
《名医》曰:一名白草,生益州,春采叶,夏采茎,秋采花,冬采根。
案《尔雅》云:苻,鬼目;郭璞云:今江东有鬼目草茎似葛,叶圆而毛,子如耳珰也,赤色丛生,《唐本》注;白英云,此鬼目草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成书于西汉时期(约公元前200-190年),由汉代的太医令(相当于今天的卫生部长)徐凤等编撰。全书共五卷,分上、中、下三品,载药247种,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类,其中植物药236种,动物药6种,矿物药5种。

《神农本草经》的编纂原则是“上品十剂,中药八种,下品六种”,即药物按其性能分为上中下三品;中药分为“八物”和“九味”。书中记载的药物大多来源于自然界,如草本、木本、虫蛇鸟兽等,这些药物被认为具有药用价值。

《神农本草经》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医学文献。《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理论和临床应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