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 · 上品 · 草部 · 白蒿

味甘平。
主五脏邪气,风寒温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久服,轻身,耳目聪明,不老。生川泽。
《名医》曰:生中山,二月采。
案《说文》云:蘩,白蒿也,艾,冰台也;《广雅》云:蘩,母,蒡葧也;《尔雅》云:艾,冰台;郭璞云:今艾,白蒿;《夏小正》云:二月采蘩;《传》云:蘩,由胡,由胡者,繁母也,繁母者,旁勃也;《尔雅》云:蘩,皤蒿;郭璞云:白蒿,又蘩,由胡;郭璞云:未详;《毛诗》云:于以采蘩,《传》云蘩,皤蒿也,又采蘩祁祁;《传》云:蘩,白蒿也;陆玑云:凡艾,白色者为皤蒿;《楚词》王逸注云:艾,白蒿也,按皤白,音义皆相近,艾,是药名,《本草经》无者,即白蒿是也,《名医》别出艾条,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白蒿》是古代中国药典中记载的一种植物,属于菊科植物。在《神农本草经·上品·草部》中有详细的描述和记载:

  1. 来源:白蒿的根茎部分被用于药材。

  2. 性味归经

    • 性温
    • 味辛、甘
  3. 主治功效

    •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外用)
    •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内服)
  4. 使用方法:白蒿根茎可煎汤或入药方中。

  5.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6. 配伍禁忌

    • 与甘草同用时不宜多量
  7. 采集时间:秋季采收

  8. 性味归经(原文):

白蒿,其根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