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木部 · 溲疏

辛寒。
主身皮肤中热,除邪气,止遗溺,可作浴汤。生山谷,及田野故邱虚地。
《名医》曰:一名巨骨,生能耳山,四月采。
案李当之云:溲疏,一名杨栌,一名牡荆,一名空疏,皮白中空,时时有节,子似枸杞,子冬日熟,色赤,味甘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成书于东汉时期(公元1世纪左右)。该书中记载了多种植物的药用价值,并按其功效和用途分为上、中、下三品。”下品”通常包括那些治疗轻微疾病或具有辅助性功能的草木类药材。

在《神农本草经》中,”木部”部分详细描述了一些用于治疗皮肤问题的药物。其中提到的一种名为“漉疏”的植物,在《神农本草经·下品·木部》中有记载:

漉疏

【来源】出《名医别录》,一名白薇。

【气味】味苦,温;

【主治】治疮毒、湿痒及恶风寒热等症。外用可洗敷。

【附注】本草书中对“漉疏”的描述较为简略,仅提及其性味和功能,并未详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