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地势者,兵之助也。不知战地而求胜者,未之有也。山林土陵,丘阜大川,此步兵之地;土高山狭,蔓衍相属,此车骑之地;依山附涧,高林深谷,此弓弩之地;草浅土平,可前可后,此长戟之地;芦苇相参,竹树交映,此枪矛之地也。
将苑 · 卷二 · 地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好的地势对军队作战取胜是最好的帮助,身为将帅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地势地形特点就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是不可能的。高山峻岭、森林险川的地形,适合用步兵作战。山势高陡、蔓草杂生的地形,适合用战车、骑兵作战。在依山临水、狭涧谷深的战场上,可以用弓箭手作战。在平坦宽阔、可以自由活动的战场上,可以用长戟与敌交战。在草木交错的地带,又可以充分发挥长枪、长矛的优势。
介绍
《将苑·卷二·地势》是一本中国古代军事著作,作者是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将领诸葛亮。这本书主要探讨了战争策略和地形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战争中利用地形来取得胜利的策略。
在《将苑·卷二·地势》中,诸葛亮详细阐述了地形对于战争的影响。他认为,地形可以决定军队的进退、防守、攻击等行动,因此了解和利用地形对于制定战略至关重要。书中还详细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地形特点,如山地、平原、江河等,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地形来进行战斗。
《将苑·卷二·地势》还强调了领导者在战争中的作用。作者认为,领导者需要具备远见卓识,能够洞察全局,制定正确的战略。同时,领导者还需要善于运用兵法,指挥军队进行有效的战斗。
《将苑·卷二·地势》是一部关于战争策略、地形利用和领导者作用的重要著作,对于古代军事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