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角敦大道,弱冠弄双玄。
逡巡释长罗,高步寻帝先。
妙损阶玄老,忘怀浪濠川。
达观无不可,吹累皆自然。
穷理增灵薪,昭昭神火传。
熙怡安冲漠,优游乐静闲。
膏腴无爽味,婉娈非雅弦。
恢心委形度,亹亹随化迁。
述怀诗二首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述怀诗二首 其二》是清代诗人姚鼐的作品。这首诗作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法律与道德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还反映了其对于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和人生哲理的领悟。
在《述怀二首(其二)》中,姚鼐通过对比法律与道德、严苛与宽仁,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这种理想状态既要求个人坚守道德准则,又强调法律的公正执行。诗歌中的“大鹏境界纤尘里”等句,展现了诗人追求高远境界的志向,以及在复杂世界中保持清醒和坚定的决心。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束缚的精神追求。
陆游的《述怀二首(其二)》则以更为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其中“谤誉纷纷笑杀侬,此身本自等虚空”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外界纷扰时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人生真谛的追求。陆游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察,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哲学思想,即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清明。
支遁的《述怀诗二首 其二》,则更多地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运用。“总角敦大道,弱冠弄双玄”,这两句描述了诗人从幼年起就对大道有着深刻的认识,到了壮年时期,更是精通了佛教的双玄理论。诗人通过这样的经历,展现了他对于人生哲学和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
这三首文学作品虽然风格各异,但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姚鼐的《述怀二首(其二)》以其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和对道德规范的重视,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理想的追求。陆游的作品则更多地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生活哲学,以及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观察。支遁的诗作则更多聚焦于佛教思想和人生感悟,通过诗歌的形式,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独特理解。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个人修养的指引,值得读者深入品读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