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亡诗六首 其六 由仪

肃肃君子,由仪率性。
明明后辟,仁以为政。
鱼游清沼,鸟萃平林。
濯鳞鼓翼,振振其音。
宾写尔诚,主竭其心。
时之和矣,何思何修。
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补亡诗六首》是西晋时期著名诗人束皙的作品,其中“其六 由仪”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理想统治者的赞美。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束皙(约公元253年—约公元300年),字广微,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祖籍清河郡,官至尚书令、太子太傅等职。在政治与文化领域都有一定的影响。

  2. 诗歌原文
    肃肃君子,由仪率性。
    明明后辟,仁以为政。
    鱼游清沼,鸟萃平林。
    濯鳞鼓翼,振振其音。
    宾写尔诚,主竭其心。
    时之和矣,何思何修。
    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3. 诗句赏析

  • 肃肃君子,由仪率性:此句描绘了一个正直而威严的君子形象,通过“肃肃”形容君子的端庄严肃,而“由仪率性”则表现了君子以礼制行为,遵循道德规范。
  • 明明后辟,仁以为政:这里强调了君主以仁德为治国之本,仁政是古代理想的政治理念,表明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 鱼游清沼,鸟萃平林:这两句描写自然界的和谐景象,象征着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 濯鳞鼓翼,振振其音:比喻君主的威风凛凛,如同水底的鱼儿或空中的鸟儿,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姿态。
  • 宾写尔诚,主竭其心:反映了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君王应倾听臣子的真诚建议,而臣子也应尽忠尽力辅助国家。
  • 时之和矣,何思何修:这句话表达了对当前政治局面的满意,认为一切都已恰到好处,无需再做过多的改动或努力。
  • 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强调内政的重要性,即要注重文化教育,提升国民素质;同时指出对外战争应该谨慎进行,避免过分消耗国力。

《补亡诗六首 其六 由仪》不仅展现了束皙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同时也传达了他对理想统治者的期待和对当时社会状况的看法。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