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弘远诗

道贵无名,德尚寡欲。
俗牧其华,我执其朴。
人取其荣,余守其辱。
穷巷湫隘,环堵浅局。
肩墙弗暨,茅室不刘。
潦必陵阶,雨则浸桷。
仰惧濡首,俯惟涂足。
妻孥之陋,如彼隶仆。
布裳不衽,韦带三续。
将乘白驹,归于空谷。
隐士良苦,乐哉势族。(一章)
尔乐伊何,志逸乐深。
太府堂堂,闲房愔愔。
旱不厌日,水不患霖。
入欢卓氏,出玩秦针。
宠妻怀目,嬖子娱心。
华屏列曜,藻帐垂阴。
缨黻流芳,罗襦解衿。
嬿婉之求,一笑千金。
忽彼苦诫,甘此所钦。
言往不酬,秘其德音。(二章)
采石他山,攻璞南荆。
虽无和璧,冀收瑶琼。
日月愈久,曾无玉声。
倾心注耳,寂焉靡听。
桃李不报,徒劳我诚。
瑾不匿华,兰不秘馨。
何惜纤翰,莫慰予情。(三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王弘远诗》是西晋时期诗人曹摅创作的一首四言诗,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友人的情感寄托。以下是对《赠王弘远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曹摅是西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其诗歌作品在当时广受推崇,影响深远。他的诗歌以简洁明快、情感真挚著称,能够深刻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与生活态度,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内心世界与精神追求。

  2. 诗歌原文:《赠王弘远诗》原文如下:
    道贵无名,德尚寡欲。俗牧其华,我执其朴。人取其荣,余守其辱。
    穷巷湫隘,环堵浅局。肩墙弗暨,茅室不刘。潦必陵阶,雨则浸桷。
    仰惧濡首,俯惟涂足。妻孥之陋,如彼隶仆。布裳不衽,韦带三续。将乘白驹,归于空谷。

  3. 作品背景:曹摅在《赠王弘远诗》中通过描绘隐逸生活的艰辛和宁静来表达自己的志向与心境。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魏晋时期,这个时期文人普遍面临着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不确定性,他们常常选择隐居生活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4. 思想内涵:诗中的“道贵无名”表达了诗人崇尚自然无为的生活哲学;“德尚寡欲”则是对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的强调。这些观念反映了曹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即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此外,诗中还透露出诗人对朋友王弘远深厚的情感,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层面的交流与共鸣。

  5. 艺术特色:《赠王弘远诗》的语言质朴而不失深意,形式上遵循传统的四言诗体,但在内容上却充满了创新。诗中通过具体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内心独白的方式,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心态,为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6. 文化意义:《赠王弘远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在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曹摅个人隐逸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魏晋时期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这首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它的启发和影响,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赠王弘远诗》作为西晋时期曹摅的作品,不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魏晋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从而更好地把握那个时代的文化脉络和社会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