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赠刘琨诗

璧由识者显,龙因庆云翔。
茨棘非所憩,翰飞游高冈。
余音非九韶,何以仪凤凰。
新城非芝圃,曷由殖兰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赠刘琨诗》是魏晋时期卢谌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属于悲壮苍凉的英雄末路、志士受困的述志诗。这首诗通过对刘琨的赞美与期待,展现了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才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胸怀大志而无法实现的情感。

诗的开篇“璧由识者显,龙因庆云翔”,通过比喻高洁无瑕的“璧”和有庆贺之意的“龙”,表达了对刘琨品格和才华的肯定,认为他如同珍贵的璧玉一样被人所认识和欣赏。接着,“茨棘非所憇,翰飞游高冈”描绘了刘琨身处乱世却依然保持高远志向的形象,他的才华如同翱翔天际的飞鸟,不受世俗纷扰所困。

诗中“余音非九韶,俣以仪鳯凰”,意味着刘琨的作品虽然不似古代传说中的九韶之乐那样动听,但是他却能够像凤凰一样展露尊贵的气质。这既表达了刘琨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寄托了作者对他未来成就的期望。同时,“新城非芝圃,曷由殖兰芳”,则暗示了刘琨虽生于战乱之中,但并不妨碍他培育出如兰花般高雅的品德。这里的“新城”指的是战火之后的新生之地,而“芝圃”则是仙境中的花圃,用以比喻刘琨在动荡时代仍然能够保持清雅的品格。

《重赠刘琨诗》不仅赞美了刘琨的人格魅力和才华,还体现了作者对刘琨未能实现伟大事业的惋惜和忧虑。诗的尾句“余音非九韶,误以仪鳯凰;新城非芝圃,曷由植兰芳”,表达了诗人对刘琨未来的期待,希望他能继续传承兰草般的高尚品质,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赠刘琨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魏晋时期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背景。这首诗不仅是对刘琨个人才华的赞美,更是对其理想和抱负的寄托,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