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琨诗 其六

妙哉蔓葛,得托樛木。
叶不云布,华不星烛。
承侔卞和,质非荆璞。
眷同尤良,用乏骥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刘琨诗 其六》是魏晋时期的作品,作者为卢谌。卢谌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朋友刘琨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其忠诚的赞扬。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 妙哉蔓葛得托樛木:通过比喻手法,将蔓葛攀附在树上与人际关系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珍视和依赖。
  • 虽乏广厦大夏庇寒暑:虽然缺少宽敞的房屋和庇护,但仍然能抵御寒冷和酷暑。
  • 我实不德不足以厚君:表达自己没有能力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帮助,对刘琨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 愿君兴仁义之师以匡辅宇宙:鼓励刘琨兴办仁义之师,以匡正乾坤,辅佐天下。
  • 克己可以成仁:强调克制自我欲望,才能实现高尚的仁德。
  • 吾虽不德无以惠君:表达即使自己没有德行,也不能对刘琨有所帮助。
  1. 作品鉴赏
  • 艺术手法:这首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化的描写手法,使诗歌内容深刻且富有感染力。
  • 情感表达:通过对朋友的赞美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卢谌对友情的重视和对刘琨人格的崇敬。
  • 思想内涵:这首诗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对仁义道德的追求,以及对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
  1. 创作背景
  • 历史背景:此诗创作于东晋时期,当时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使得文人对道德和政治理想有着更高的追求。
  • 作者经历:卢谌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家族的变迁和个人的流亡,这些经历使他更加重视友情和道德修养。
  • 与刘琨的关系:卢谌与刘琨有着深厚的友谊,二人在乱世中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1. 文化意义
  • 文学价值:《赠刘琨诗 其六》作为古代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研究价值。
  • 思想启示: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思想状态和社会风貌,也为后世提供了对友情、道德和人生价值的深刻启示。
  • 历史影响:此诗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文人在其作品中引用或借鉴了这首诗的意境和主题。

《赠刘琨诗 其六》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反映了魏晋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和道德追求。对于现代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能够提供美的享受,还能够启发人们对于友情、道德和责任的深入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