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臂饮清血,牛羊持祭天。
没命成灰土,终不罢相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锲臂饮清血,牛羊持祭天。
没命成灰土,终不罢相怜。
《欢闻变歌六首·其五》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当时作者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做刺史,因忧愤而作此诗。全诗共三段,前半写景,后半抒情,以景结情,寓情于景中,含蓄蕴藉,哀婉动人。
诗歌原文: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白话译文:
白昼里放声高歌畅饮,趁青春年少有伴作伴,好还乡。
就从那巴峡穿过那巫峡,便下山去襄阳到洛阳。
赏析:
本诗是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诗人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曾说:“初作《塞芦赋》,已睹圣主兴明;再续《三大礼赋》,又窥庙略经纶。”可见他在政治上是有抱负的。但是“致君尧舜付公等”之志落空了,只好借酒浇愁,寄希望于将来。这正透露出诗人的悲愤与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