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垂手

舞女出西秦,蹑影舞阳春。
且复小垂手,广袖拂红尘。
折腰应两袖,顿足转双巾。
蛾眉与曼脸,见此空愁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所提到的《小垂手》是萧纲创作的宫体诗。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萧纲(503―551),字世缵,南朝梁代文学家,简文帝,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他是梁武帝第三子,因长兄萧统早逝,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时,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遭侯景杀害。萧纲是宫体诗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作多表现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的主题。

  2. 作品原文:《小垂手》是萧纲的一首宫体诗,原文如下:

  • 且复小垂手,广袖拂红尘。折腰应两笛,顿足转双巾。蛾眉与慢脸,见此空愁人。
    这首诗通过舞女的形象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舞女轻盈起舞,衣袖拂过红尘,身姿优雅。她时而低头折腰,时而顿足转身,曼妙的动作和曼丽的脸庞使观者感到深深的忧愁。
  1. 作品赏析:吴均的《小垂手》描绘了舞女出西秦,蹑影舞阳春的场景。舞女轻盈起舞,广袖拂过红尘,形象生动。诗句“且复小垂手,广袖拂红尘”形容女子舞动时的优美姿态,而“折腰应两袖,顿足转双巾”则展示了女子舞蹈中的灵动美。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舞女的美丽与哀愁,展现了古代女性的生活风貌。

《小垂手》不仅是一首描绘舞女美丽与哀愁的宫体诗,也是萧纲以其特有的文学才华和情感体验对当时宫廷生活的深刻反映。通过对这首作品的阅读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