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并序)

臣闻尧以仲春之月,刻玉而游河;舜以甲子之朝,披图而训洛。夏后瑶台之上,或御二龙;周王玄圃之前,犹骖八骏。我大周之创业也,南正司天,北正司地,平九黎之乱,定三危之罪。云纪御官,鸟司从职,皇王有秉历之符,玄珪有成功之瑞。岂直天地合德,日月光华而已哉!皇帝以上圣之姿,膺下武之运,通乾象之灵,启神明之德。夷典秩宗,见之三礼;夔为乐正,闻之九成。克己备于礼容,威风总于戎政。加以卑躬菲食,皂帐绨衣,百姓为心,四海为念。西郊不雨,即动皇情;东作未登,弥回天眷。兵革无会,非有待于丹乌;宫观不移,故无劳于白燕。银瓮金船,山车泽马。岂止竹苇两草,共垂甘露;青赤三气,同为景星。雕题凿齿,识海水而来王;乌戈黄支,验东风而受吏。于时玄鸟司历,苍龙御行;羔献冰开,桐华萍生。皇帝幸于华林之园。玉衡正而泰阶平,阊阖开而勾陈转。千乘雷动,万骑云屯。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乃命群臣,陈大射之礼。虽行祓禊之饮,即同春蒐之仪。止立行宫,裁舒帐殿。阶无玉璧,既异河间之碑;户不金铺,殊非许昌之赋。洞庭既张,《承云》乃奏。《驺虞》九节,《狸首》七章。正绘五采之云,壶宁百福之酒。唐弓九合,冬干春胶。夏箭三成,青茎赤羽。于是选朱汗之马,校黄金之埒。红阳、飞鹊,紫燕、晨风,唐成公之肃爽,海西侯之千里。莫不饮羽衔竿,吟猿落雁。钟鼓震地,尘埃涨天。酒以罍行,肴由鼎进。采则锦市俱移,钱则铜山合徒。太史听鼓而论功,司马张旃而赏获。上则云布雨施,下则山藏海纳。实天下之至乐,景福之欢欣者也。既若木将低,金波欲上,天顾惟穆,宾歌惟醉。虽复暂离北阙,聊宴西城,即同酆水之朝,更是岐山之会。小臣不举,奉诏为文。以管窥天,以蠡酌海,盛德形容,岂陈梗概?岁次昭阳,月在大梁。其日上巳,其时少阳。春史司职,青只效祥。征万骑于平乐,开千门于建章。属车酾酒,复道焚香。皇帝翊四校于仙园,回六龙于天苑,对宣曲之平林,望甘泉之长坂。华盖平飞,风鸟细转。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并序)》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他参加宴会时,在华林园中骑马射箭的情景,以及他对这种活动的欣赏和感受。

王勃在文章中描述了华林园的美丽景色,以及马的优雅姿态。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活动的喜爱之情。他认为马射是一种高雅的活动,可以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王勃还在文章中提到了自己的创作灵感。他提到自己在华林园中骑马射箭时,灵感如泉涌般涌现,因此写下了这篇赋文。他认为这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也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并序)》是一篇充满诗意和艺术性的文章,展现了王勃对自然、生命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