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怨

玉关信使断,借问不相谙。
春光太无意,窥窗来见参。
分与光音绝,忽值日东南。
柳枝皆嬲燕,桑叶复催蚕。
物色顿如此,孀居自不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闺怨》是一首南朝的五言古风诗,由刘令娴创作。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天里因思念远方的人而产生的忧愁与寂寞。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刘令娴生活在南朝时期,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歌兴盛的时代。她的《春闺怨》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特点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2. 作品原文:花庭丽景斜,兰牖轻风度。落日更新妆,开帘对春树。鸣鹂叶中响,戏蝶花间舞。调瑟本要欢,心愁不成趣。良会诚非远,佳期今不遇。欲知幽怨多,春闺深且暮。
  3. 艺术特色:《春闺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的哀愁与思念,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诗中的“东风帘捲画楼西”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空间。春风轻拂,帘幕轻轻卷起,画面静谧而富有动感,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想象的画面。
  4.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描写女子的孤独与梦境、清晨鸟鸣惊醒梦中人等场景,表达了她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诗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爱情诗作。
  5. 后世影响:《春闺怨》作为一首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诗人在创作时,都借鉴了这首诗的形式与主题,使得《春闺怨》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

在欣赏《春闺怨》时,读者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比喻,如“东风帘捲画楼西”,通过这一意象感受到春日的生机与美好。
  • 体会诗歌的情感色彩,感受诗人对于爱情的执着与追求。
  • 思考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了解南朝时期的文化风貌和社会背景。

《春闺怨》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更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