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第二十七

夫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恩不忍诲,义不忍割,去事之后,未然之明镜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禁微则易,救末者难”是东汉太常丁鸿在写给汉和帝奏疏中的话。微:细小,指事物的开端。末:指事物的终结。意思是说,禁止事情于开端时容易,抢救事情于终结时困难。这句话告诫我们,小节易制,大错难救,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形成、发展、终止的过程,从事情的量变开始阶段就入手矫正,才不会酿成不可救药的质变后果来。

介绍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史书,由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而成,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第二十七》

桓荣

  • 字子云。
  • 舅为太尉张恢,父为尚书令陈寔。少好学,博览群籍,善属文辞。性至孝,家贫无资,常以力耕自给。

丁鸿

  • 童年丧母,事继母尤谨严。
  • 遭乱离之变,为贼所害而死。

桓荣事迹

  • 历任州郡从事、太守等职。后因避地至会稽(今浙江绍兴),著《桓子云集》以自述其事。

注解

据《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记载,丁鸿是东汉时期的名儒,对经书极为通晓。当时东汉和帝继承皇位,但朝政大权把持在窦太后手中。同时窦太后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臣,独揽国家军政大权。丁鸿对窦太后的专权十分不满,决心为国家除掉这一隐患。几年后,天上发生日食。丁鸿就借此上书皇帝,认为这是个不祥的征兆,指出窦氏的专横跋扈对国家造成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状况。汉和帝于是撤掉窦宪的官职,窦氏兄弟们也被逼自杀。在给和帝的奏疏中,丁鸿还说:“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劝说皇帝整顿国政,在事态萌芽时就加以防止,这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成语“防微杜渐”即源于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