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周公处连句诗

市朝一朝变,兰艾本同焚。
故人相借问,平生如所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集周公处连句诗》是庾信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变迁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下面将对这首诗的内容、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信息
  • 作者简介:庾信,字子山,南北朝时期南阳新野人,与徐陵齐名,被誉为“徐庾体”。他曾仕于梁朝,后因战乱南迁,历经多个朝代,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 文学成就:庾信以其文采斐然著称,其作品多反映出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他的《哀江南赋》更是成为传世名篇,展现了他对故土的无限眷恋。
  1. 诗歌原文
    市朝一朝变。兰艾本同焚。故人相借问。平生如所闻。
    这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城市的变化和人们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对故人的思念。

  2. 诗歌赏析

  • 主题思想:诗中的“市朝一朝变”,可能象征着历史的更迭和社会的动荡,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而“兰艾本同焚”则可能暗示美好事物与糟糕事物的共同毁灭。
  • 艺术手法:这首诗运用了象征、比喻等手法,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诗歌结构紧凑,语言精炼,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集周公处连句诗》不仅是庾信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南北朝时期社会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世界的珍贵资料。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庾信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