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介绍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的一部笔记小说集,由刘义庆编撰,主要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的士族贵族日常生活的轶事、趣闻和典故,并以记言为主。其中收录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如“陈太丘与友期行”就是其中之一。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

原文: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侄儿何以不见?”元方曰:“听说兄有‘鸡鸣而起’的规矩。”袁公默然。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

原文: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侄儿何以不见?”元方曰:“听说兄有‘鸡鸣而起’的

注解

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古地名。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去,离开。舍:舍弃,抛弃。

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戏:嬉戏。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要和元方握手

信:诚信,讲信用。

时年:当时的年龄。

非:不是。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偏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代词,通“之”,我;委,丢下,舍弃。

君:对对方父亲的一种尊称。

已去:已经离开。

曰:说。

则:就是。

顾:回头看。

惭:感到惭愧。
古今异义词

去古意:离开;今意:往、到。

委古意:丢下、舍弃;今意:委屈、委托。

顾古意:回头看;今意:照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