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蓬似征客,千里自长驱。
塞禽唯有雁,关树但生榆。
背山看故垒,系马识馀蒲。
还因麾下骑,来送月支图。
出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当时作者在凉州军中任职。
全诗如下: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唐朝与西域之间的地理界限以及民族间的隔阂。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汉族,唐代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他生卒年不详,约生于隋末,一说为唐初人。他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高适、岑参和王昌龄一起被称为“边塞四杰”。他的诗歌以豪放为主,风格雄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