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台

高台悬百尺,中夕殊未穷。
北临酸枣寺,西眺明光宫。
城旁抵双府,林里对相风。
书题鹿卢榜,观写飞廉铜。
窗开神女电,梁映美人虹。
虞捐滥天宠,郑瞀特怀忠。
庄生垂翠钓,昭仪拒斗熊。
驰轮有盈缺,人道亦污隆。
还念西陵舞,非复邺城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凌云台》是一部描绘魏文帝曹丕时期的历史与建筑传奇,它以独特的历史背景、精湛的工艺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故事,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下面是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1. 作品背景:该文学作品描述了魏文帝曹操所筑的凌云台,位于魏国京城洛阳。这座高耸入云的建筑不仅是一个军事点兵之所,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同时,凌云台也见证了许多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发生,如唐代时,叛将吴元济在此驻扎,连征讨他的唐将裴度也在漯河留下了许多故事。此外,在清代,筑寨之风盛行,包括源汇寨在内的许多寨子都在此时修建,当地人就在凌云台上修建了凌云寨,现被一小学占据。
  2. 艺术特色:《凌云台》通过精湛的工艺和神秘的气氛,展示了曹魏时期的建筑风格。例如,北魏杨炫之在《洛阳伽蓝记·瑶光寺》中提到的凌云台,以及关于书法家韦诞在凌云台上写字一瞬白头的轶事,都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3. 文学价值:《凌云台》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小说,它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例如,曹叡在凌云台上杀死能自如行走的平台的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军事战略,也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这些故事和传说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体验,使得《凌云台》成为了研究古代建筑和历史的宝贵资料。

《凌云台》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