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上菖蒲诗

瑶琴久芜没,金镜废不看。
不见空闺里,纵横愁思端。
缓步遵汀渚,扬枻泛春澜。
电至烟流绮,水绿桂涵丹。
凭酒竟未悦,半景方自叹。
每为忧见及,杜若讵能宽。
冀采石上草,得以驻馀颜。
赤鲤傥可乘,云雾不复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采石上菖蒲诗》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江淹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表达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心境和感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期待。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江淹,字文通,南朝梁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人。他年少时家境贫寒且好学,曾因坐罪入狱,后因上书辩护得以释放并被举荐为秀才、对策上第。江淹在齐朝曾任御史中丞、秘书监等职,晚年成为梁武帝的臣子,封为醴陵侯。
  1. 原文节选
  • 瑶琴久芜没,金镜废不看。不见空闺里,纵横愁思端。缓步遵汀渚,扬泑泛春澜。电至烟流绮,水绿桂涵丹。凭酒竟未悦,半景方自叹。每为忧见及,杜若讵能宽。冀采石上草,得以驻余颜。赤鲤傥可乘,云雾不复还。
  1. 诗歌赏析
  • 江淹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深深的忧愁与无奈。诗中的“瑶琴久芜没,金镜废不看”暗示了他曾经的才华和梦想未能实现。
  • 接下来,“不见空闺里,纵横愁思端”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缓步遵汀渚,扬泑泛春澜”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希望。
  •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于现实的无力和失望。

《采石上菖蒲诗》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它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点和文化背景。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