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藉田乐歌二首 其一 迎送神升歌

羽銮从动,金驾时游。
教腾义镜,乐缀前修。
率先丹耦,躬遵绿畴。
灵之圣之,岁殷泽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齐藉田乐歌二首》是一首古代中国的诗歌,作者可能是西汉的文学家刘向。这组诗共有二首,第一首为“迎送神升歌”,第二首为“终献歌”。

《齐藉田乐歌二首 其一 迎送神升歌》的全文如下:

迎神升歌

我闻太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遂人处穴以避水险,号曰有巢氏。

于是人民又感其德,更立一圣人,构木为宫室,以避风雨寒暑,而人民又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于是人民又感其德,更立一圣人,制衣服带履冠,而人民又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今者我王继天而王天下,方且土阶茅茨,卑约菲薄,犹自以为惭于上古之民也,况上与天地并生乎!

故自成汤、文、武以至于今,积三百六十余年,而周武王单亦六十二年。

夫天地之性,高者不过八尺,长者不过十围;厚者不过一仞,大者不过三寻;顺阴阳之体,足耳目之用而已矣。

今王宫阙高数十丈,堂阁百尺以上,台观临三千丈以下,延亘之属弥山跨谷,广轮倍亩,修造之劳,功费之巨,经世数十年,不能胜其财。

夫以天下之大,而王都之小,岂可为哉?

吾闻之曰:”不塞不御,自完也;土塞门闾,自守也。”

是以圣王作为制度,设城郭之禁,诸侯不敢逾境,百姓不敢窥境者,盖以御四夷也。

今四夷已服矣,土地已辟矣,主臣相欢,上下相亲,国富兵强,誉流四海。

故先圣垂法,以为天下仪表,传之后世,使王公大人明于尊卑上下之位,而察谦让之礼;贤者必以其道辅相天子,使海内之内安治若一家,则天下莫不承教而遵度者也。

故曰:”有虞氏没而后舜起,契后稷而稷兴,汤放桀而桀绝,武王伐纣而纣亡。”

由此观之,帝王相代之事,固不可革。

然则何谓帝王相袭之法也?

夫王者,天下之适也。

时变时移,从俗而动。

故黄帝因火德而为赤帝,其后炎帝氏亦以火德王,共工氏复以水德王。

及少昊、颛顼咸以木德王。

至于唐、虞、夏、殷,各得其宜,不相夺伦。

夏桀无道,汤乃放桀而有天下;殷纣无道,武王乃放纣而有天下;周幽王无道,厉王乃放王而有天下。

故汤、武所封不过百里,地非不足;桀、纣所封不过千里,身非不足。

然而汤、武能攘之者,以仁谊加也;桀、纣能亡之者,以暴虐加之也。

故仁谊加于人则人归之;暴虐施于人则人去之。

暴虐之人,不足以守宗庙社稷;仁者足以保宗庙社稷。

是故仁义不布于天下者,不能以为人主;不布于万民者,不足与图王;不然,则虽五尺童子亦将奋臂争矣。

故王者有易政而无难行之操。

是以汤、武之为相袭也,非近世所谓继体相继者五十年然后乃有之者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