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别帝乡,五月度羊肠。
本畏车轮折,翻嗟马骨伤。
惊风起朔雁,落照尽胡桑。
关山定何许,徒御惨悲凉。
并州羊肠坂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并州羊肠坂诗》是南朝陈文学家江总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及旅途的悲凉感受。以下是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江总,字总持,祖籍济阳郡考城县(今河南商丘民权县),是南朝陈的一位杰出大臣和文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了起落沉浮,但始终保持着高尚的人格和卓越的文学成就。江总于十八岁时担任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之后又调任尚书殿中郎,并在平定侯景之乱后被任命为明威将军、始兴内史。尽管在江陵陷落时未能成功撤离,但他后来仍寄居岭南多年。最终,天嘉四年(562年)他被朝廷召回,重新担任中书侍郎。
诗句鉴赏:《并州羊肠坂诗》原文为“三春别帝乡,五月度羊肠。本畏车轮折,翻嗟马骨伤。惊风起朔雁,落照尽胡桑。关山定何许,徒御惨悲凉。”其翻译大意为:春天离别故土,到了五月才艰难地通过那条被称为“羊肠阪”的道路。担心车轮被折断,更让人悲痛的是看到马尸。风吹起了北方的大雁,夕阳西下,整个胡地一片苍茫。不知前方的路在哪里,只感到一路上的旅伴都带着悲伤之情。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旅途中的艰难与孤独,以及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哀愁。
诗歌风格:此诗属于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惊风起朔雁”“落照尽胡桑”,这些意象不仅生动形象,还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无奈感叹。
《并州羊肠坂诗》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饱含情感与哲理的作品。它展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无尽眷恋和对生命旅途的深刻体悟。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对生活、对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