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生出高岭,移赏入庭蹊。
檀栾拂桂橑,蓊葱傍朱闺。
夜条风析析,晓叶露凄凄。
箨紫春莺思,筠绿寒蛩啼。
不惜凌云茂,遂听群雀栖。
愿抽一茎实,试看翔凤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本生出高岭,移赏入庭蹊。
檀栾拂桂橑,蓊葱傍朱闺。
夜条风析析,晓叶露凄凄。
箨紫春莺思,筠绿寒蛩啼。
不惜凌云茂,遂听群雀栖。
愿抽一茎实,试看翔凤来。
《和新浦侯斋前竹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咏物诗,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春。全诗四韵,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竹子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原文如下:
新浦侯庭前,
有竹堪为家。
何人种兹竹,
与我共轩华。
不风不雨天,
永日不开门,
清阴一窗净,
幽色满厅宇。
此君性所乐,
岂独甘与君。
新浦侯,即张九龄,唐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字子寿,韶州始兴人。他曾任中书令、中书侍郎等官职,并参与平定安史之乱,被封为相国。
这首诗通过赞美竹子,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竹子具有坚韧不拔的品质,能够抵御风雨侵袭,给人带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同时,竹子也象征着高洁的品质,能够与君子为伍,共同享受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