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世传儒雅,贞白仰馀徽。
宗派已孤狭,财产又贫微。
栖息同蜗舍,出入共荆扉。
松笔时临沼,蒲简得垂帷。
幸逢四海泰,日月耀增辉。
相顾无羽翮,何由总奋飞。
一朝异言宴,万里就暌违。
远江飘素沫,高山郁翠微。
相思对淼淼,相望隔巍巍。
死灰终不然,长岑且未归。
当怜此分袂,脉脉泪沾衣。
仰赠从兄兴宁寘南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仰赠从兄兴宁寘南诗》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一部古代诗歌的引用,其为南北朝时期诗人何逊所创作。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篇章,它不仅是文学研究的对象,更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以下是对《仰赠从兄兴宁寘南诗》的具体分析:
作者简介:何逊,南朝梁人,字仲言,东海郯人,出身贫寒,有志于文学,但仕途不顺。据传,他8岁能作诗,20岁被举为秀才,与范云结为忘年之交。
作品原文:《仰赠从兄兴宁寘南诗》,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全文如下:家世传儒雅,贞白仰馀徽。宗派已孤狭,财产又贫微。栖息同蜗舍,出入共荆扉。
整体翻译: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族传统儒学文化的敬仰和怀念。通过描述自己的处境和环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
词句注释:诗中的“家世传儒雅”,指家族世代相传的儒雅风范;“贞白仰馀徽”则是指自己的品德纯洁,受到后人的尊敬。
白话译文:这首诗通过描绘自己生活的环境和心理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家族传统的尊崇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从内容来看,可能是在何逊晚年或去世前所作,反映了他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思考。
名家点评:沈约对何逊的诗歌评价甚高,认为他的诗“试策大加称赞”,这可能也影响了何逊对这首诗的态度和风格。
轶事典故:何逊与范云的友情,以及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都是了解这首诗的背景和意义的重要方面。
通过对《仰赠从兄兴宁寘南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的价值和意义。这不仅是对古代诗人才华的展现,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