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别情多绪,送归涕如霰。
君望长安城,予悲独不见。
尔来同去国,予归方异县。
怀别心独忧,手泪方溅溅。
临别联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何逊的《临别联句》是一首描写离别情感的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临别联句》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被后人广为传颂。下面将详细探讨该作品:
作者简介:何逊,南朝梁时期的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人。他年少时便显示出非凡的文学天赋,弱冠之年就以州举秀才的身份进入官场,官至尚书水部郎。与同时代的阴铿齐名,世称“阴何”,其诗作多以自然景物入诗,善写景、炼字,且与刘孝绰齐名,并称为“何刘”。尽管他的诗作已失传,但其才华与贡献仍然被后世学者所推崇。
作品原文:
昔我游兹国,今君去斯城。
怀归涕若霰,望君长安行。
独往还同去,归方异路情。
怀别心自忧,手泪溅如倾。作品赏析:《临别联句》通过简洁而深情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彼此未来道路的关切。其中“怀归涕若霰”描绘了诗人面对友人远去时的复杂心情,既包含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又流露出对未来相见的渴望。“手泪方溅溅”更是将内心的忧愁和不舍表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临别联句》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背景有关,诗人身处动乱的时代,不得不与朋友分离,这首诗可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所作,用以表达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临别联句》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艺术性强的诗歌,也是研究南北朝时期文人心态、文化氛围及社会变迁的重要文献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世界,也能从中汲取到关于如何珍惜当下、把握未来的深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