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闻人侍郎别诗三首 其三

举首川之折,离鸿四向飞。
子怜三湘薛,我忆五陵薇。
但使同嘉遁,何必共轻肥。
思君美如玉,不觉泪沾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闻人侍郎别诗三首·其三》是南北朝时期吴均的作品。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受和不舍的情感。接下来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1. 作者背景
  • 创作时间地点: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具体创作年份不详。
  • 作者介绍:吴均(约469年—520年),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南朝文学家、史学家,与何逊齐名,世称“吴均”和“何逊”。吴均擅长写景叙事,尤其善于描写山水景物。
  1. 诗歌原文
    举首川之折,离鸿四向飞。子怜三湘薛,我忆五陵薇。但使同嘉遁,何必共轻肥。思君美如玉,不觉泪沾衣。

  2. 诗歌赏析

  • 情景交融: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巧妙地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首句“举首川之折”即指抬头看见山峦曲折,紧接着“离鸿四向飞”,则是指远飞的大雁,表现了离别时天地间空旷寂寥的氛围。
  • 情感抒发: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分别的不舍和怀念。特别是最后两句“思君美如玉,不觉泪沾衣”,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分离的痛苦。
  • 艺术特点:吴均在这首诗中使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比如“举首川之折”不仅描绘了地理地貌,还暗示了诗人的心情起伏;而“离鸿四向飞”则运用了动态描写,增强了诗的情感力度。
  1. 文化影响
  • 后世评价:这首诗被认为是吴均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其艺术成就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
  • 文学价值:吴均的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不仅因为它的艺术形式,还因为它所反映的深层主题和时代背景。

《酬闻人侍郎别诗三首·其三》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及其独特的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