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波沦且直,连山纠复纷。
鸟飞不复见,风声犹可闻。
胧胧树里月,飘飘水上云。
长安远如此,无缘得报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重波沦且直,连山纠复纷。
鸟飞不复见,风声犹可闻。
胧胧树里月,飘飘水上云。
长安远如此,无缘得报君。
《至湘洲望南岳诗》是一首由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吴均创作的五言古诗。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吴均为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好学有俊才,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其诗清新,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吴均的诗歌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开创一代诗风。
作品原文与解析:这首诗通过写景表达了诗人对长安的情感和期待。首句“重波沦且直”描绘了湘江水波的连绵不断,形象地展现了水的动态美;而“连山纠复纷”则形容山峦重叠,形态各异,生动地勾勒出山脉的轮廓。接着,“鸟飞不复见,风声犹可闻”以自然之声反衬内心的孤寂,传达了一种无法触及远方的无奈。“胧胧树里月,飘飘水上云”通过朦胧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然而,“长安远如此,无缘得报君”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表达了他对于无法回到长安、无法报答君王的遗憾。
创作背景:该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吴均晚年的作品。此时,吴均可能已经远离政治中心,转而专注于文学创作。
《至湘洲望南岳诗》作为吴均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不仅展示了吴均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