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蓠生幽渚

泽兰被荒径,孤芳岂自通。
幸逢瑶池旷,得与金芝丛。
朝承紫台露,夕润绿池风。
既美修嫭女,复悦繁华童。
夙昔玉霜满,旦暮翠条空。
叶飘储胥右,芳歇露寒东。
纪化尚盈昃,俗志信𥣧隆。
财殚交易绝,华落爱难终。
所惜改欢眄,岂恨逐征蓬。
愿回昭阳景,持照长门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蓠生幽渚》是一首南北朝时期的诗歌,由沈约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沈约为南朝梁陈间诗人、文论家。他出身于南朝高门士族,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其诗以绮丽辞藻著称,擅长写景咏物,尤其擅长运用典故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他的诗歌多表现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诗歌原文:泽兰被荒径,孤芳岂自通。幸逢瑶池旷,得与金芝丛。朝承紫台露,夕润渌池风。既美修嫮女,复悦繁华童。夙昔玉霜满,旦暮翠条空。叶飘储胥右,芳歇露寒东。纪化尚盈昃,俗志信颓隆。财殚交易绝,华落爱难终。所惜改欢眄,岂恨逐征蓬。愿回昭阳景,时照长门宫。
  3.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蓠的美丽与变迁,象征了女子在得宠与失宠之间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化的感慨和思考。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的含义更加深刻和丰富。例如,“朝承紫台露,夕润渌池风”两句,将江蓠的生长环境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展现了江蓠生长的自然环境之美;“所惜改欢眄,岂恨逐征蓬。愿回昭阳景,时照长门宫。”则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逝去青春的无奈叹息。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4. 创作背景:《江蓠生幽渚》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北朝时期,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沈约作为南朝梁的文人雅士,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对时代风云变幻的敏感和对人生命运无常的感慨。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对江蓠这一植物的描述,隐喻了女性在不同境遇下的命运变化,以及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5. 文化价值:《江蓠生幽渚》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价值,还在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研究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之一。诗中的意象、比喻和象征手法,都体现了当时文人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6. 现代应用:《江蓠生幽渚》在现代也被广泛引用和改编,成为了许多文艺作品中的元素。例如,在电影、电视剧、舞台剧中,都有以这首诗为灵感创作的剧本或场景,这些作品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了诗歌的内涵和美学价值,使之得以在新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中继续传承和发展。

《江蓠生幽渚》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南北朝时期文人雅士思想情感的体现,对于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精神追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