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戏书应令诗

此日乍殷勤,相嫌不如春。
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
舞席秋来卷,歌筵无数尘。
曾经新代故,那恶故迎新。
片月窥花簟,轻寒入锦巾。
秋来应瘦尽,偏自著腰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走笔戏书应令诗》是南北朝诗人徐陵的作品之一,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特定场合下的情绪和感受。具体分析如下:

  1. 诗歌原文:《走笔戏书应令诗》全文如下:
    此日乍殷勤,相嫌不如春。 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 舞席秋来卷,歌筵无数尘。 曾经新代故,那恶故迎新。 片月窥花簟,轻寒入锦巾。 秋来应瘦尽,偏自着腰身。

  2. 情感表达:诗中通过“此日乍殷勤,相嫌不如春”展现了宴席的热闹与欢庆,但同时也隐含了对这种表面的繁华感到厌倦的情绪。接着“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揭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感和失落,因为这场宴会并不是为了真正的欢聚,而是有其他的目的或背景。

  3. 意象描绘:诗中的“舞席秋来卷,歌筵无数尘”描绘了宴会结束的场景,象征着繁华背后的空虚与落寞。而“片月窥花簟,轻寒入锦巾”则用月光和微寒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4. 时代背景:据研究,这首诗作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大约公元502年至519年),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走笔戏书应令诗》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描写宴会的诗歌,它更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和深刻寓意的作品。通过对宴会场面的细腻刻画,诗人徐陵表达了自己在特定场合下的心理变化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