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乍殷勤,相嫌不如春。
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
舞席秋来卷,歌筵无数尘。
曾经新代故,那恶故迎新。
片月窥花簟,轻寒入锦巾。
秋来应瘦尽,偏自著腰身。
诗句如下:
此日乍殷勤,相嫌不如春。
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
舞席秋来卷,歌筵无数尘。
曾经新代故,那恶故迎新。
片月窥花簟,轻寒入锦巾。
秋来应瘦尽,偏自着腰身。
注释:
此日:今日。
乍:忽然。
殷勤:殷勤厚意。
相嫌:不和或不相容。
今宵:今晚。
花烛:点燃的花灯。
泪:泪水。
舞席:舞会的座位。
秋:秋天。
卷:收起。
尘:指宴会后留下的垃圾或残渣。
曾:曾经。
新代:新的一代人。
那恶:那邪恶的人。
迎新:迎接新人。
片月:一片月光。
窥:偷看。
花簟:用花卉装饰的席子。
轻寒:微凉的寒风。
锦巾:丝织品制成的头巾。
秋来:秋天来临。
应:应该。
瘦尽:变瘦。
偏自:独自。
腰身:腰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宴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新代”与“旧人”,以及季节的变化,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于新旧交替、人事更替的自然适应和接受。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此外,诗歌在语言上也十分优美,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艺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