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盐陆逸冲十赉文后

赉尔十事,事准前史。
对扬嘉策,循言求理。
无或骄惰,以骞斯旨。
援笔甲怀,敢告处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海盐陆逸冲十赉文后》是一首南北朝时期的作品。这首诗出自南朝梁丹阳秣陵人陶弘景之手,他不仅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还曾隐居于句容句曲山,并以其深厚的学识和高洁的人格受到后世尊敬。

陶弘景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对国家事务的关注。“赉尔十事”,意味着他将提出的建议或措施具体化为十项,这些建议或措施需要符合历史先例,即“事准前史”。这显示了他对于治国理政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实践经验,同时也体现了其对前人智慧的尊重。通过这样的表述,陶弘景不仅展示了自己的学问水平,也反映了他希望以古为鉴、遵循历史规律的政治理念。

诗中的“对扬嘉策,循言求理”强调了其治理策略和方法的制定应建立在理性分析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这一部分表明陶弘景在政治决策中推崇科学和理性的思维方式。此外,“无或骄惰,以骞斯旨”则是对官员的一种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保持谦逊和勤勉,避免骄傲自满,始终如一地遵循和贯彻既定的政策方针。这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也是对其职业责任的一种强调。

《书海盐陆逸冲十赉文后》作为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代表作品,不仅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智慧,更蕴含着他深厚的道德追求和人文关怀。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状况,以及诗人个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取向。

相关推荐